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推行垃圾分类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要求: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但是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城市投放的难点是涉及主体复杂多样、点多面广。相关利益主体既有居民也有机构,既有生活消费产生的,也有经营活动产生的。就居民层面而言,既有城乡分布的空间差异,也有城市社区不同物业管理状况,就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实施、监督和考核
当前垃圾分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当前垃圾分类标准比较混乱,有些垃圾没有被准确归类;
(2) 回收之后,垃圾后期处理环节没有采取分类处理措施,导致前期工作大打折扣;
(3)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会增加企业的运输和处理成本;
(4) 技术落后也是制约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因素。
(5) 垃圾治理成本费用机制缺乏,生活垃圾处理手法制度不完善、收费主体不统一、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未能体现“治污者付费”原则。
搭载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以锐谷为垃圾分类柜运营客户提供的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案为例,通过部署厦门锐谷工业4G路由,实时统计并分析垃圾分类数据、用户投递行为数据,辅以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垃圾清运调度、用户线上环保金兑换等,帮助多个环保监督部门实现了对垃圾分类的动态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项目效益
通过锐谷无线4G路由R9680S工业计算机提供设备无线联网、主控智能控制,实现垃圾分类柜灵活部署,插电即用,无人值守,同时现场设备采集的数据能实时和环保公司网监测平台进行同步,有效便捷的让点多分散在各个区域的垃圾分类柜监测站点的数据实时准确的传输到环保调度监测平台,打通分类、回收到处理各个环节之间信息链路互通,实现垃圾分类全过程的溯源管理,对所涉及的物、人、车、事进行全程实时管控,高效提升垃圾分类各环节的作业质量,极大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助力绿色环保城市建设。